平津战役的电视剧有哪些(平津战役北平解放)

电视剧《大决战》一共四十九集,直至今日,已经更新到一半了,马上就完美收官了,但围绕它的话题讨论仍然只增不减,高希希导演可谓是用独特的镜头把战场上的残酷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我们看着看着就会禁不住生出一种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还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战争背后不同的一面,比方说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每个元素都刻画得恰到好处,堪称完美的摄影,演技优秀的演员,精良用心的制作,以及代入感极强的故事节奏和叙事手法,都让这部《大决战》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所以今天继续跟大家聊聊‘大决战’的精彩内容,不过今天不聊演员演技,主要说说傅作义在北平接受改编的剧情,辽沈战役正式结束之后,淮海战役还在进行当中,这时候对蒋介石而言,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毕竟胜负早已有了定局,他在作出什么改变,用什么战略也都是无济于事,而且平津战役一触即发,说打响就会打响,这时候傅作义还有52个师,12个军,实力不容小觑,别看傅作义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像林彪一样从头到尾都在指挥战斗

但他的实力一点都不逊色于林彪,简单来说,他的兵力不少于六十万人,这也就解释了蒋介石为什么会三番五次地找傅作义谈心,不是因为傅作义是他的嫡系部队,更不是因为跟他有私交,而是看中了他那六十万大军,傅作义也早就看穿了蒋介石的用意,只是没有拆穿他而已

此时的六十万大军都被部署在了滦县,柴沟堡这些地方,这两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特点,同样都是狭长地带,主要是以北平,也就是现如今的北京,天津,河北为重点,之所以会这么部署,傅作义自然有自己的道理,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姜还是老的辣

为什么这样说呢,他首先把蒋介石的部队安排到了北宁线上,自己的主力部队却在平绥线,这样的战略部署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旦我军入关的话,第一个遭到攻击的必然是蒋介石的人,而就凭蒋介石的虾兵蟹将根本就不是我军的对手,唯一的优点就是占了武器的优势

但只要我军上‘刺刀’跟他们正面硬刚的时候,瞬间就会被吓得落荒而逃,并不是说蒋介石的部队都是贪生怕死之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信念,更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而战,所以怯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傅作义在蒋介石跟我军死磕的死磕的时候,可以不伤一兵一卒全盘撤出,这就是傅作义的高明之处,既不得罪蒋介石,还保全了自己的部队,看到这里,不少观众都说傅作义的如意算盘确实玩得溜,就凭蒋介石的智商跟他玩不过他,其实这也正是这部剧的看点之一

除了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外,角色之间的高能对话更让人捉摸不透,表面上看傅作义一直都听从蒋介石的安排,事实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把他的言论放在心上,从头到尾都在跟蒋介石玩心理战术,而蒋介石说白了就是一个铁憨憨,对此丝毫没有任何察觉

但傅作义能哄得了蒋介石却哄不了我军干部,对他的一系列小动作其实早已察觉了,当然了,这其中还少不了她的女儿傅冬菊的鼎力相助,北平之所以能够和平解放,傅冬菊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历史上,她不仅是我军的地下党员,抗战时期更是我军的号角小组

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傅作义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加入到了我军,由此可见,傅冬菊的眼光比傅作义更长远,重点是她分得清是非黑白,不会犹豫不定,导致站错队伍,她的作用除了向我军提供有效情报外,还成了我军跟傅作义更进一步接触的一道桥梁,也正是她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才慢慢影响到了傅作义

成功让傅作义一改往日对我军的固有印象,其实早在抗日时期,傅作义就跟我军有过很多次的合作,当时还被蒋介石阴阳怪气地称之为‘七路半’话里话外都在嘲讽傅作义,所以傅作义不跟蒋介石一条心是有原因的,他深知蒋介石从未信任过自己

如果手里面不攥着60万大军的话,蒋介石也更不会一而再再而三讨好他,因为国民党军队是出了名的高傲自负,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这点在傅作义请他吃‘莜面鱼鱼’的情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就是他是南方人不习惯吃北方菜也应当客随主便,而且还是傅作义亲自下厨做的,就是为了给他接风

可蒋介石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换句话说这点面子都不给,傅作义怎么会跟他掏心窝子,综上所述,傅作义能够接受我军改编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这之前还特意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彻底打乱,就跟蒋介石一样,开始乱部署,瞎指挥,把所有重要的地方都换成了自己人,而蒋介石的部队如同虚设

随后在1949年正式跟我军签了北平和平协定,总而言之,和平解放,傅冬菊的功不可没,另外还能看出一件事情,那就是傅作义跟无数北京人一样,特别深爱‘北平’这座城市,不想让它变成一座废墟,在国家大义面前,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顺其民意,跟蒋介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终北平城没有一声枪响,这个结果无论对谁而言无疑都是最完美的,而且意义深远,而傅作义能够这么坦然,拿得起放得下,不愧是一代名将!本文由北京城old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