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孟晖,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中国人有个喝熟水的好习惯,就是一定把水烧开了才喝。在宋代时,甚至形成了一类叫熟水的饮料,不过,宋人所说的熟水不仅是煮熟的水,而是用沸水冲泡花果、香料等形成的饮料,大约接近于今天的花草茶,是不含咖啡因的热饮。
在所有熟水当中,最神奇的一款当算粱秆熟水。在宋人那里,甚至稻秆都被发展为制作花草茶的材料!取稻秆的中间一段,收拾整齐,洗净再晒干,然后捆成一个个小束,像茶叶一样收贮起来。讲究的是临喝时现场制作,其泡制过程还挺讲究,拿出一束稻秆,先在火上微炙,让稻秆发出香气,然后用热水烫两次,这两次的水都倒掉。最后将其浸在茶瓶里的滚水中烫片刻,才得到一瓶泛着田垄清气的热饮。
南宋临安的卖茶人(佚名画家绘《卖浆图》局部)
在中医观念中,稻秆有消除口渴、减少饮水量、治疗尿频的功能,因此粱秆熟水是一款保健型饮料,让饮者品尝到稻秆香气的同时,解除身体内的干渴感觉、少排尿。大概因为其解渴功能受人青睐,这种饮料不仅是家庭中自制自饮,还变成了商品,在宋代的京城,卖茶人会提着茶瓶,沿街叫卖粱秆熟水。无论北宋汴梁还是南宋临安,都有提瓶卖茶的卖茶人,这些人不仅白天活跃在街头,甚至在深夜也提供服务,并且一直持续到天亮,原因在于,两宋首都的夜生活十分丰富,很多人在午夜以后才做完工作或者结束社交活动,这时候容易感到口渴,正是卖茶人生意开张的好机会。卖茶人在街巷间游荡,其茶担上的备选项目颇为丰富,远不止提供点茶一种服务。面对随时出现的主顾,当场用热水烫、泡出各种清香的熟水,也是他们擅长的本领之一。
宋代熟水的一大令人惊奇之处,在于所倚靠的材料往往价格低廉,方便易得。在这方面,最为极端的例子要算粱秆熟水,居然截取稻秆就能做出香美的热饮。以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搞到手的植物之果、花、叶、茎为原料,几乎没有成本,这就让普通民众都有能力享用不仅经过煮沸消毒,并且有滋有味的饮品。
到了明代,由粱秆熟水进一步发展出稻叶熟水、橘叶熟水、桂叶熟水,其制作流程算得上奇思妙想:先在水壶中灌好沸烫的白水,然后把晒干的稻叶或者橘叶、桂叶中的一种用火引燃,再将带着火焰的干叶抛入壶内的热水里。盖上壶盖,静置一会儿,就会得到一壶香甚的清新热饮。让火焰投身于热水,由此催生赋予人类口腔快感的滋味,这绝对要算魔幻饮料。
(全文完)
本文作者孟晖,目前已发表了56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孟晖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