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趵突泉边(为什么现在都有人用大明湖畔)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除了以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为首的泉水资源,漫步景区内,还随处可以看到历代名人雅士留下的匾额和楹联。匾额、楹联集中展示了造园者与游园者的才情与心境,丰富了园林的人文内涵。2014年,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获中国楹联协会颁发的 中国楹联名园称号,为全国首家。

本期推文,我们共同欣赏趵突泉东门颇具特色的匾额。

【匾额一】趵突泉

匾额上的趵突泉三字,为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郭沫若亲笔所书。

郭沫若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数次来到济南,游览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溪亭泉等名胜。1959年8月,郭沫若又到济南,适值趵突泉景区内的李清照纪念堂复修扩建,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题联一副: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彩有后主遗风。

此联诗章与书法相得益彰,影响深远。趵突泉景区东大门正中匾额上的趵突泉 三字,即取自此联手迹。

【匾额二】趵突胜境

趵突胜境坊位于趵突泉景区东门外。牌坊由花岗岩垒砌而成,高7.5米,其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牌坊前后坊额分别刻有趵突胜境观澜知源几个凹形鎏金大字,其中,趵突胜境 四字为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

趵突二字意指趵突泉;胜境意指风景优美的地方。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

趵突腾空是明清时期济南八景之首。趵突泉泉水一年四季都在18℃左右,严冬时,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泉池幽深,一边是雕梁画栋的泺源堂,好似云蒸雾润的人间仙境。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

趵突泉景区始建于1956年,是一座以天然泉水为主要景观,融合江南园林特色的自然山水公园。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等20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泉群。同时还有李清照纪念馆、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万竹园、沧园、白雪楼等多处人文景观,为公园增添了浓重的文化色彩,这些馆园是景区乃至整个泉城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泉水资源,独特的名胜古迹,趵突泉景区不啻为一泉林胜境。

【匾额三】观澜知源

观澜知源位于趵突胜境坊西,由著名书法家蒋维崧书写。观澜,即观看泉水的翻腾。知源,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意指趵突泉为古泺水的源头。

《孟子·尽心上》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澜二字即源于此,寓意人的眼界、观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追本溯源,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这是古人观看趵突泉后,所到达的心理境界。

【匾额四】晴雨堂

该匾额位于趵突泉东门游客中心,由著名书法家陈梗桥书写。晴雨堂,位于晴雨溪附近,堂名因溪名故。

从趵突泉东门入园绕过叠石假山,一泓清水在垂柳和翠绿灌木丛中跻身而出,溪水清澈透底,水中大小不等的锦鲤悠闲缓动,溪底墨绿的水草在水流作用下翩翩起舞,这条不起眼的小溪叫晴雨溪。

晴雨溪水源头是趵突泉和周边众多泉群,泉水汇溪水温终年保持在18℃,冬日天气寒冷,溪水温暖就会在溪面上形成氤氲水雾,溪水中有许许多多细小泉眼,夏日多雨,地下水位较高,点点细泉水涌溪面,就形成层层涟漪,犹如在细雨中一般,晴天朗日溪水呈现雨天景象,所以这泓溪水被称为晴雨溪,是景区中一大奇观,也是趵突泉水汇流护城河的主要通道。

泉粉们,下次路过趵突泉东门,记得驻足品鉴下上面的匾额哦,用心感受下趵突泉景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来源:天下第一泉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