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个没有昏君的朝代(历史上最恶心的皇帝朱元璋)

橘子网 158

众所周知,中国曾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封建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诗·商颂·殷武》中,其中说封建就是封土建国的意思,说白了与分封制极为相似,就是天子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王进行管理,每一个诸侯王都有自治权,平时镇守疆土,一旦发生战争就会在王室号召下,随同天子作战。

西周建国以后,由于控制的地域辽阔,为了更好地加强控制推行分封制,各诸侯王必须服从天子诏令,共同维护王室统治,是我国古代一个推行时间较长的政治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说如此,现代也有人认为周王朝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真正的封建时代始于秦朝,如此说来商朝就诞生的封建则出现了断层,因为在秦朝并没有继续使用分封制,而是创造了更加有利于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央集权在地方上的影响。

秦王朝将天下分为36郡,由中央设置郡守、县令等官职,郡守一方面承接中央下达的命令,另一方面要对下属的各县实行监督责任,此外对于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也设置了相应官吏进行管辖。

秦朝的郡县制从中央至地方,削减了繁杂的官僚制度,每一级别都有各自分工,彼此之间相互配合,统治权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至地方的垂直管理方式,避免了割据分裂状况,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使得大一统更加完善。

之后的汉朝也沿袭了秦朝制度,然而对比之后的众多王朝,分封制的影响一直没有消除,秦朝灭亡的经验可以得出,如果一个王朝不进行建制分封,皇权得不到地方拥护,很难长久的生存下去,但是如果一味地分封诸侯,地方的权力做大,也难以维持长治久安。

七王之乱、唐朝藩镇割据,都表明了分封制对皇权来说是一个巨大威胁,明朝时期,朱元璋本想继续实行分封制,广封朱氏子孙,但是又联想到之前诸侯篡位谋反不在少数,就想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皇权与地方权力维持在一个平衡阶段,为此朱元璋给儿孙封了10多个诸侯王,强调: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名同时又声明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想要以此限制诸侯的权力。

似乎朱元璋解决了这个大麻烦,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朱元璋的接班人死后,只能扶持孙子上位,然而面对战功赫赫的叔叔们,年幼的朱允炆如何不害怕?削藩必须进行,朱元璋曾留下的藩王们成了皇权最大的威胁。

有人说如果朱标活着,以他的才能或许能避免兵戎相见的局面,想来在他面前朱棣绝不敢与之叫板,如果有异心的话,势必会引起其余诸侯一致讨伐,很不幸朱标活的时间不长,面对晚辈朱允炆,朱棣自然有了更大的把握,史书记载,朱棣多次在公开场合讥讽挑衅朱允炆,此外小皇帝身边还有一大帮整日吵着削藩的忠臣,让朱棣更加反感。

在他们的鼓动下,朱允炆雷厉风行的进行削藩,几个实力相对弱小的诸侯王都被以各种理由撤藩,对此朱允炆没有心慈手软,不仅逼迫他们撤销藩位,甚至让他们自杀谢罪,不过当削藩搞到朱棣头上的时候,却踢到了一块铁板。

朱棣常年征战沙场,十分清楚小皇帝的内心所想,看准了这是要从弱者开刀,很快就会削到自己头上,于是朱棣率先在大难临头之前,联合其余诸侯商议对策,小皇帝身边的谋臣,没有想到朱棣竟然这么难对付。

朱棣逼迫其余诸侯站到自己的阵营中,随后以清君侧为名,向朝廷进军,这一切都是朱元璋没想到的,当初为了巩固皇权,下令地方诸侯有进京靖难的权力,此时朱棣打出的正是这张牌,靖难之争打了整整三年,最终以朱棣取胜告终。

朱棣之所以取得成功,离不开儿子朱高煦的帮助,作为最像朱棣的儿子,朱高煦身上有父亲骁勇善战的影子,朱高煦在靖难中表现出色,多次取得决定性胜利,据说朱棣十分喜欢这个儿子,曾暗示你兄长体弱多病,你好好干这句话激起了朱高煦内心的狂热。

在战场上朱高煦与将士们同吃同住,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功告成以后,身边围绕了许多投机取巧的人,几次离间朱高煦与太子之间的关系,虽然朱棣并不喜欢长子朱高炽,但是朱高炽宅心仁厚,执政能力极强,绝非等闲之辈,在朱棣外出征战的时候,正是这个胖儿子为自己守住了老巢,打消了朱棣在外征战的顾虑。

因此朱棣并不想废掉朱高炽,几次争斗没有结果,朱高煦不愿放弃,好说歹说才去地方就藩,可惜朱高炽命途多舛,登基一年后就驾崩了,皇位传到了儿子手里,此时朱高煦的皇帝梦再次燃烧,只是苦于没有起兵造反的理由。

在部下的劝说下,想要半路劫杀去京城就任皇位朱瞻基,结果错过了机会,等到朱瞻基继位之后,对于皇叔十分礼让,结果换来的还是反叛,只不过朱瞻基早就预想到了这个叔叔会造反,根本没有给朱高煦机会,即刻平定了叛乱,本来想着放他一马,结果朱高煦不领情,最终被活活杀死。

除此以外,明朝历史上最后一次藩王造反就是宁王朱宸濠了,起初朱宸濠气势十足,然而放松了防守老家南昌,被人从后方偷袭,导致朱宸濠无家可归,最终被拿下,几次藩王之乱只要朱棣取得了胜利,其中或多或少都与朱元璋留下的制度有关联。

参考资料:

【《封建制度解析》、《明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