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回到明朝做仁君)

橘子网 148

在明朝,如果孝宗被称第二仁君,那么其他皇帝就没有人会被称第一。

成化二十三年(1487)九月,皇太子朱佑樘即位,即明孝宗,以明年为弘治元年。

宪宗皇帝宠信佛道,致使许多奸佞小人混入朝中,为患作乱。孝宗一上台,便大胆革除旧朝弊端,禁止崇拜佛道,处死妖僧,削去封号。并且重用贤臣,罢免万安(内阁首辅)等小人。还励精图治,恢复了早已废弃的午朝制度(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不允许太监批阅奏章。孝宗在位期间,没有犯下大的过错,在整个明朝历史上亦能称得上是一位贤君。他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使得明朝出现中兴景象,史称弘治中兴。

当时的内阁首辅万安,谄媚无能,事事看太监汪直脸色,他勾结万贵妃兄弟,向宪宗敬献妖僧继晓,以获恩宠。孝宗早在太子时期,便对此人感到厌恶。登位之初,太监怀恩向孝宗进言:万安谀佞,王恕刚方。请求孝宗罢万安用王恕,孝宗随即任命王恕为吏部尚书。后来有一天,万安向孝宗敬献一个小盒子,盒子里面竟然装的是一本关于房中秘事的书,孝宗派怀恩把盒子和书退了回去,并严厉申斥这不是一个大臣该做的事情(是大臣所为乎),万安吓得直冒冷汗,不敢说话。经过此事,万安即被罢免。

弘治元年(1488),王恕对孝宗说:皇上虽然聪明,但是也不能体察所有事情,很多事情都是从左右随从那听来。而左右随从与大臣见面的不多,不能确定大臣是否贤能。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个大臣的贤能与否就可能仅仅从他的名声,或者某些人的个人喜好私交程度来决定了。皇上要真正知道哪位是贤臣,就必须每日在偏殿召见大臣,与他们讨论治国之道,或者阅读他们的奏章。孝宗对王恕的话十分满意,采纳他的意见。少詹事杨守上奏开讲勤政疏,孝宗应允,开宪宗废弃的大小经筵。马文升条陈时政十五事,包括选贤能、禁贪污、正刑狱、广储积、恤士人、节费用、抚四裔、整武备等诸多方面,孝宗大为赞赏,一一付诸实施。由于孝宗锐意求治,积极采纳大臣的建议,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纷纷上言,或痛陈时弊,或广进方略,这对朝政的清明起了极大的作用。

曾国藩曾说: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