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化工厂原型(苏州化工厂)

橘子网 252

东海之滨,杭州湾北岸。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坐落于此。这座代表中国化工循环经济最高水平的化工新城,这个产业链环环相扣的循环经济化工园区,十多年前还是密布芦苇的滩涂,如今塔罐林立、管网纵横,世界知名化工巨搫纷纷落户。化工区神工路200号,矗立着中国氯碱工业创始人吴蕴初先生的半身铜像。这里就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氯碱企业——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92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味精大王吴蕴初先生为了解决生产味精所需的原料供应难题,创办上海天原电化厂有限公司,开辟了中国电化工业新纪元。由此,中国的氯碱工业在上海滩蹒跚起步,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作为中国氯碱产业的开拓者,上海氯碱今天依然屹立在行业发展的前列。

解放思想, 全力建设重点工程

1959年,天原厂在吴泾建立分厂,1960年分厂独立运行,即成为后来的中国氯碱行业排头兵——上海电化厂。随后又与上海吴泾化工厂、上海焦化厂等大型化工企业一起,形成了国内著名的吴泾化工基地。

中国氯碱工业从苏州河跨入黄浦江,拓展了它的生存空间。天原厂的技术成果、管理经验和创业精神也向黄浦江畔延伸,创造了上海氯碱工业的规模,奠定了迈向世界的基础,开启了江河入海之旅。

1975年,电化厂一举攻克金属阳极工程项目,成为国内第一家年产烧碱超过10万吨的氯碱企业。1978年,电化厂设计制造了国内最大的金属阳极电解槽,1983年烧碱产量达到15万吨。1987~1989年,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烧碱产量达到20万吨/年。至1990年,电化厂生产烧碱、液氯、盐酸聚四氟乙烯、氟制冷剂系列等17种产品35个品种,全年生产化工原料超过100万吨,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氯碱生产厂。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上海30万吨/年乙烯吴泾工程破土动工。

1987年5月21日,依托上海电化厂,成立上海氯碱总厂。黄浦江边再次沸腾起来。

上海30万吨/年乙烯吴泾工程是上海解放以来地方投资最大的氯碱工业项目。氯碱总厂从日本旭硝子公司引进了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从日本三井东压公司引进了20万吨/年氯乙烯装置,从日本信越公司引进20万吨/年聚氯乙烯装置,从意大利坦克尼蒙公司引进1万吨/年四氯化碳装置,从美国西方化学公司引进了2万吨/年糊状聚氯乙烯装置,从加拿大凯密特克公司引进了5千吨/年漂粉精生产装置。

吴泾工程虽为重点项目,但当时财政紧张,资金困难。上海氯碱的建设者解放思想,开创了共和国重点项目建设的先例——举债建设。项目先后向世界30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1.48亿美元。在国内,以配售紧俏的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购物券的办法,发行人民币企业债券7.9亿元。在当时国家资金短缺的时期,吴泾工程创出了一条自筹资金,自行归还工程建设的新路子,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成投产进行了重大制度性探索与突破。

1990年4月16日,李鹏总理亲赴上海为30万吨/年乙烯工程剪彩。他说,上海乙烯工程是依靠自筹资金、引进国外装置进行建设的,既是自力更生的成果,又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此工程被喻为东方奇迹,铸就了氯碱腾飞的基石。

氯碱公司漕泾生产运行中心

坚持改革,尝试现代企业制度

吴泾工程的建设开创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新路,也为当时紧缺的聚氯乙烯等化工基础原料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举债建设确保了工程的如期竣工,同时也给氯碱总厂带来了很高的资产负债率。这让这家新企业的后续发展留下了重重的包袱。

困难不能回避。1991年,上海工业企业掀起了改革的热潮。仿三资和利税分流成为很多企业竞相争取的模式。而当时政府已经给了氯碱总厂税前还贷的优惠政策。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传来,更加坚定了上海氯碱总厂干部职工进一步改革的决心,并决定放弃国家优惠政策,快速推进股份制改革。1992年5月6日,上海市经委批准上海氯碱总厂进行股份制试点。5月29日,总厂与申银公司签约,向社会公开溢价发行首批32643万元股票。1992年7月14日,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8月20日、11月13日,氯碱B股、氯碱A股先后上市交易。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资达16亿元。通过股份制改造,氯碱公司主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轨,将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制为符合国际惯例的公众公司。

成功改制上市以后,氯碱管理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着力投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率先进行了管理部室的精简,实施管理模式扁平化,通过压缩中间环节,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高效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减少决策时间延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劳动生产率。通过生产装置化、机电仪一体化等改革举措,对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对某些相关性较强、工艺相近的生产装置进行整合,使原来的车间变成以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协同运行的装置单元,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装置化管理,明确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技术系统的支撑职能和生产装置的生产职能。同时通过机制的改革,使装置的各项指标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吴泾工程建设工地

股票承销签约仪式

持续创新, 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自吴泾工程打通全流程后,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引进日本、美国等西方技术的生产装置,这导致公司必须花费大量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助剂组织生产。国外配方和助剂原材料时刻控制着氯碱公司聚氯乙烯的生产,卡住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咽喉。为此,公司成立了技术中心,在助剂原材料国产化消化、吸收的研发力度上狠下功夫。经过科研人员一系列坚持不懈的努力试验,成功开发出了价廉物美的国产助剂,彻底打破了西方技术不可替代的神话,不仅摆脱了公司生产中受国外控制的困境,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大量的外汇,而且为公司引进装置全面实现国产化,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说,助剂国产化是技术中心挖掘的第一桶金,那么接踵而来的第二桶金第三桶金,则集中体现在高新项目的试验和开发上。助剂国产化试验告一段落后,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公司开始把目光转向高新技术的新产品攻关,以及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为此,确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市级技术创新项目,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拥有高档次PVC新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使公司在国内同行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1998年以来,科研人员相继成功淘汰了传统的有毒引发剂工艺技术,运用多种静态和动态研究,摸索研究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如《M-1000医用级聚氯乙烯》《R-1000绿色建材管材专用聚氯乙烯》《消光专用聚氯乙烯》《辐射交联聚氯乙烯》等。近几年来,氯碱公司又成功开发了CPVC新产品,成功研发了Deacon技术。

在研制绿色建材专用PVC树脂过程中,氯碱公司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带压条件下测试VC—水溶液界面张力的方法;进行了搅拌冷模测试及搅拌工程放大研究,创建了国内第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实时检测系统装置,筛选出无毒新型引发剂;改进了浆料汽提和干燥技术,开发出与127立方米聚合釜搅拌结构和强度相匹配的新型三元复合分散体系,突破了PVC树脂合成既要求表观密度高又保持适度高孔隙率的技术难关。开发的R-1000树脂不仅满足了要求树脂高表观密度的管材等硬制品加工要求,而且在树脂制造、塑料加工过程及产品均符合环保要求,提高PVC产品质量的科技含量,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建材产品理念。

产品的高质量是竞争者手中的王牌。申峰品牌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上海氯碱全球市场的布局奠定了基础。在上海氯碱深入推行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运作后,申峰产品的出口贸易无论是从范围、量、创汇额、客户结构和市场认可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申峰产品国际市场知名度的稳步提升,申峰牌出口产品已被纳入跨国集团的采购系统,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应用系列,与国际著名化工贸易商社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由此,申峰产品漂洋过海,从早年的东南亚销往美国、欧洲、澳洲等经济发达的主流市场。

200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授予上海氯碱公司国家技术中心创新成就奖。

氯碱公司上海化工区自备码头

江河入海,实现转型新跨越

上海氯碱工业从苏州河起步,在黄浦江边壮大。世纪之交,上海氯碱工业开始主动调整,从黄浦江迈向杭州湾。

1996年8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决定在金山、奉贤交界处建立化学工业区。这次上海化学工业布局的战略调整,对于先期在金山漕泾圈地的氯碱人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1996年9月28日16点15分,惊涛拍岸的杭州湾迎来了人类又一次大挑战,上海化学工业区围海造地工程抛下了第一石。杭州湾畔围海大会战,了却了上海氯碱工业几代人的宿愿。

1999年6月30日,上海氯碱人,再次扮演着拓荒者的角色。

作为启动上海化学工业区的标志工程,天原化工厂搬迁工程在该区B3地块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杭州湾畔的现代化化工城即由此开始兴建。

2000年2月28日,在苏州河边的天原化工厂全面停产,告别苏州河,奔向杭州湾。

2000年10月31日,天原化工厂迁建工程全部建成。

70多年前,中国氯碱工业的拓荒者在苏州河边踩下了第一个足迹。

70多年后的今天,上海氯碱人又在宽阔的杭州湾畔开始了拓荒的旅程。

随着上海化工区开发的整体推进,上海氯碱公司也将此作为新世纪发展的主战场。从2007年开始,公司主动适应上海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先后关停了47型烧碱装置、氢气锅炉装置、燃油中压锅炉装置、F1型烧碱装置、片碱装置、氯化石蜡装置、漂粉精装置、空分装置、F2等多套生产装置。2014年10月起VCM、SPVC、PPVC、公用工程装置相继停车,公司吴泾地区全部生产装置实现永久性停车;公司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公司每年减少能耗近70万吨标煤,吴泾基地总能耗下降了99%。

上海化学工业区是一个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上游、新材料为下游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是十五时期我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第一期项目总投资将达1500亿元,也是上海六大产业基地的南块中心。园区内入驻有BP、德国巴斯夫、德国拜耳、德国德固赛、美国亨斯迈、日本三菱瓦斯化学等众多跨国化工巨头。

依托上海化工区强大的产业集群能力,上海氯碱与众多跨国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同带来的经济效应非常显著,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上海氯碱经受住了考验。

早在2000年,上海氯碱便开始规划循环经济,其下属的华胜工厂是上海化学工业区的龙头配套项目,为化工区拜耳、巴斯夫、亨斯迈等外资企业生产MDI/TDI等装置提供原料氯和烧碱产品,并利用赛科充足的乙烯原料,二次用氯,消化副产氯化氢气体,以其制造二氯乙烷,实现了氯资源的多次利用。这种上下游一体化综合利用的园区模式,实现了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抗风险能力,并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碳减排压力和环境保护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6年5月19日,上海氯碱公司自建的华胜码头迎来了第一艘船工业货轮——东方28号轮。这是一座气势宏伟、集散货、液体、杂货装卸功能为一体的崭新码头,不仅填补了上海化工区散货作业码头的空白,标志着的上海氯碱实现从苏州河、黄浦江到杭州湾的跨越,了却了几代上海氯碱人江河入海的夙愿。

上海氯碱,是中国氯碱工业的摇篮。

上海氯碱,是中国民族化学工业自强不息的华彩乐章。

从苏州河边到杭州湾畔,从上海滩到大中华,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披荆斩棘,历尽沧桑,一步一步,走向黄浦江,走向杭州湾,走向大中华。从一个苏州河边的民族资本企业,成长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大型化工企业。这是上海氯碱人自强的脚步、骄傲的印记,是上海氯碱人敢于拓荒的精神写照,更是40年改革开放的结晶。

江河已入海。杭州湾,不是终点。(顾云平/文,图片由企业提供)

(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化工报》,邮发代号1-44,或下载中国化工报客户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