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15秒痊愈 – 得了新冠病毒能自愈吗

橘子网 251

动动手指,获取新知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小多少年时,由小多少年时原创

文 | 薇薇 编辑 | 小多

转眼间,距离我感染新冠病毒已经过去快一个月。

如今尚在康复阶段的我还在咳嗽、咳痰、睡眠问题以及容易疲惫的后遗症,很多人都将它调侃成新冠月子。

玩笑归玩笑,在这里也提醒读者朋友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感染新冠后身体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期,要注意补充营养、保障充足的休息时间,把身体底子打好,才能更好地预防下一波疫情。

不过相信你也发现了,就在多数人经历八大酷刑的时候,身边有那么一小部分朋友却很让人羡慕嫉妒:尽管他们也是第一次感染新冠、似乎也是同一种毒株,可是他们的症状却比我们轻很多,康复期也短。

这让人开始好奇:为什么个体差异这么大?都有哪些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

前两天逛知乎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位医生分享自己新冠感染后在坚持工作的状态下,四天就转阴的康复经验,其中特别提到一条补充维生素D。

(图源:知乎@曾博士)

这位医生提到缺乏维生素D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更大,补充维生素D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且可以降低新冠感染者的重症率、死亡率,以及ICU的使用率。

这是真的吗?

笼统一点来讲,大家都知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面对任何疾病都是如此;那么,维生素D针对新冠防治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强调D而不是维生素B、C?我查阅了多篇资料,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补充维生素D

能帮你预防新冠重症率

首先上结论:从理论上可以,但仍需证据支持。缺乏维生素D的人可以考虑通过适当补充维生素D来预防新冠重症率。

现有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

机制1:增强细胞先天免疫

维生素D能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主要是因为它和抗菌肽的关系不一般。只需要维生素D和它念叨念叨(在人体内转化为1,25-二羟基维生素D),就能诱导抗菌肽破坏入侵人体的微生物的细胞膜来杀死病原体。

目前有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D能够通过诱导抗菌肽产生来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例如,动物研究发现,猪体内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诱导抗菌肽的过程减少了轮状病毒在动物体外和体内的复制;LL-37抗菌肽(抗菌肽的一种)能够减少甲型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进而减轻和缩短小鼠的甲流感染

而一项针对人体的临床试验报告,每天补充4000IU的维生素D能帮助受试者降低登革病毒感染率

尽管这些研究不是针对人的新冠病毒感染进行的,但鉴于维生素D对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众多研究者认为,我们有理由推测维生素D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

机制2:防止免疫系统自杀式攻击

当身体出现炎症反应时,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促炎细胞因子负责在病原体入侵时激活肌体先天和获得性免疫系统,消灭入侵病原体;而抗炎细胞因子负责在消灭入侵者后减缓或终止炎症,使机体恢复到正常免疫和生理水平。

比如新冠阳性期间出现的刀片嗓就是典型的炎症反应,尽管很难受,我们还是能安慰自己:今天也是免疫系统在努力工作的一天。

然而,如果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就会出现细胞因子风暴,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失去控制,会对人体细胞和病原体进行无差别的猛烈攻击,引发全身炎症,甚至导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比如,埃博拉、Sars和如今的新冠病毒感染都曾被报道过:因造成细胞因子风暴最终导致病患离世。可以说,新冠期间真正导致重症、死亡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过激的免疫系统。

现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够降低细胞因子风暴风险。

例如,给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的产生,降低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浓度。

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干扰素γ是新冠感染晚期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原因,因此,研究者认为给患者补充维生素D很可能能够降低产生损伤肺内膜、导致肺炎的促炎细胞因子的浓度。

而且,更早的研究证实,在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如果给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患者体内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抗炎因子的表达和浓度。如果你看不懂这段话没关系,看下面就行了

简单来说,就是补充维生素D,一面能降低炎症,一面能增加抗炎效果,维持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平衡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出现细胞因子风暴。

维生素D能诱导产生抗菌肽增强免疫力,同时又能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活跃,是不是很神奇?

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维生素D针对新冠防治到底有没有用?

有研究者对维生素D和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数据来源是来自欧洲、南亚和中国等地区的372332名新冠病毒感染者

研究者比较了轻度和重度新冠感染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比例,以及维生素D缺乏与新冠病毒感染、住院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发现,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比轻症患者更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新冠感染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但研究并没有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比不缺乏维生素D的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换句话说,维生素D似乎不能帮助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绕?

让我们用一句话梳理下:目前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结论尚不明确,但缺乏维生素D的新冠感染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确实更高,缺乏维生素D的人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预防重症】。

虽然从研究结论上说,缺乏维生素D的人似乎不用为了预防新冠来补充维生素D,但实际生活中,没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新冠病毒,为了能预防感染后可能出现的重症,现在还没阳的人,并且缺乏维生素D的人,也可以注意平时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剂。

我怎么知道自己缺乏维生素D?

什么样的人需要补充?

事实是,中国大部分人维生素D的摄入都存在不足。

目前国际专家普遍共识是,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人体血液中是否缺乏维生素D的指标。具体评价水平如表格:

当然我查了下国内卫生行业标准稍有不同。

▲来源:人群维生素D缺乏筛查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677—2020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全球人口中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相当普遍,约占总人口的50%~80%。具体到国内,有研究发现上海地区2588名20~89岁人群中维生素D不足者占比超过80%(男性84%,女性89%)维生素D缺乏者的占比,男性为30%,女性为46%。

上海已经属于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较好的地区了,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中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例如,对10038名45~75岁的兰州城市居民检测,发现维生素D缺乏人群占75.2%。

当然,如果你非常想知道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可以去医院测一下血液中的25(OH)D水平。偷偷说,前年,我们公司330多人进行的维生素D检测筛查中,没有一个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是达到充足的。

为什么这么多人缺乏维生素D?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补充?

首先,人自然获得维生素D的途径有两种:食物和日晒。

来源1:食物

维生素D的两种主要形式:D2能从植物食物(如菌菇)中获得,D3主要从动物食物(如深海鱼类)中获得。

但遗憾的是,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论是D2和D3都比较少,单独依靠食物是没办法为身体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的。同时,由于深海鱼类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一般也不建议短时间内大量吃深海鱼来补充维生素D。

来源2:日晒

阳光中的紫外线(UVB)可以将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到达全身各处。

但是这种方法似乎在人类户外活动少和衣服遮盖少的远古时代更奏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使我们通过晒太阳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并不容易。

一方面,雾霾天气、室内久坐、穿衣遮盖、涂防晒霜等原因导致我们没办法受到足够的紫外线直射;另一方面,在冬天或高纬度地区(如东北)紫外线强度没那么足,人们也很可能无法通过皮肤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那么,哪些人可能会容易缺乏维生素D呢?

吸血鬼(现在还没有研究表明他们存在)。

咳咳,言归正传。这里要着重提到两类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人,婴儿和老人。

婴儿

母乳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喝母乳的婴儿很难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而且他们的日照时间也往往不足,特别是对于6月龄以下的婴儿是不建议外出时紫外线直射皮肤的,也很难通过通过皮肤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

老人

研究发现,人血清中维生素D的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皮肤维生素D合成量显著减少,同等程度日照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只有年轻人的30%,而且老年人由于饮食习惯和消化吸收功能等问题,也会造成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

特别是处于新冠感染高峰期,有基础疾病老人重症率较高。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中也建议,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普通型或康复期老年人要适量补充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同时,也要增加户外活动和日照时间。

说到这里,会有广东的朋友说,我们这里日照强、穿得少、外出多,应该不缺维生素D了吧?

(图片来源:知乎)

事实是,大部分广东人维生素D摄入也不足。一项针对广东省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常规体检的31309例成人血清25(OH)D检测发现,成人血清25(OH)D缺乏及不足率高达81.04%。

所以请广东的朋友好好反思下,有没有好好珍惜每一天的太阳。

现在几乎身边的大家都已经阳过一轮,处于身体恢复阶段。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应对下一轮疫情最该做的准备不是疯狂囤药,而是打好身体基础。

既然人群中普遍缺乏维生素D,那么我们可以主要通过注重饮食搭配、每天保障日晒的自然方式(夏天至少半小时,秋冬可适当延长)来逐渐提高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

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测量血清中的25(OH)D水平,询问医生后,按照规定剂量服用维生素D补剂。

毕竟营养素也不是越多越好,长期服用、过量服用都有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比如食欲不振、上吐下泻等症状;也会造成尿液增多,进而会影响肾功能,造成肾功能受损。

尤其是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一定要在服用补剂前遵循医嘱。

作者的话:

本篇文章主要与维生素D相关,视角可能比较单一,很多可能有关联的内容,比如:

维生素C真的能提高免疫力么?

喝柠檬水是补充维生素C的最佳方式么?

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的机制是什么?

维生素家族其他成员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帮助?

揭开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奥秘

口福与健康如何兼得?这本书里有答案

让孩子们对日常吃喝拥有更健康和科学的认知

作者介绍:薇薇,文字工作已十载,研究心理七八年,终生习践行者。

参考文献:

李云珍, 李玲, 苏坤华,等. 广东省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 42(S02):4.

盛晓阳.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远远不够[J].父母必读,2022(06):98-102.

夏维波,章振林,林华,金小岚,余卫,付勤.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01):1-19.

Martinez-Moreno, J.; Hernandez, J.C.; Urcuqui-Inchima, S. Effffect of high doses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dengue virus replication, Toll-like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cytokine profifiles on dendritic cells. Mol. Cell. Biochem. 2020, 464, 169–180.

Pereira, M., Dantas Damascena, A., Galvão Azevedo, L. M., de Almeida Oliveira, T., & da Mota Santana, J. (2022). Vitamin D deficiency aggravates COVID-19: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62(5), 1308-1316.

Theron, M.; Huang, K.J.; Chen, Y.W.; Liu, C.C.; Lei, H.Y. A probable role for IFN-gamma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lung immunopathology in SARS. Cytokine 2005, 32, 30–38.

Zhao, Y.; Ran, Z.; Jiang, Q.; Hu, N.; Yu, B.; Zhu, L.; Shen, L.; Zhang, S.; Chen, L.; Chen, H.; et al. Vitamin D Alleviates Rotavirus Infection through a Microrna-155-5p Mediated Regulation of the TBK1/IRF3 Signaling Pathway In Vivo and In Vitro. Int. J. Mol. Sci. 2019, 20.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欢迎点赞+分享+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