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细节描写句子赏析

橘子网 5,179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抒写伟大母爱的作品,我们在阅读时,是否做到了对文本信息的充分理解?又是否逐字逐句体会到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呢?下面就让我们跟着罗晓晖老师的解读文字一起走进《秋天的怀念》一文,再次细致地感受史铁生文字的魅力吧--

秋天的怀念细节描写句子赏析

逐句阅读,逐句理解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

罗晓晖

这里所说的“文本细读”,仅指对文本精细的阅读,没有别的含义。文本细读,是为了实现对文本信息的充分、饱和的理解。逐句阅读,逐句理解,这是基本要求。当然,逐句阅读并不代表必然会割裂文本,孤立地理解句子。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常常会自发地观察某个句子与周围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

文本细读可以克服理解的粗疏,这是精读之必需,是阅读课文所应具备的好习惯。下面是我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做的细读。为分析方便,我做了拆解,没有遵从原文的段落切分。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第一句是叙述,“双腿瘫痪”是脾气“暴怒无常”的原因。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化,是给出“暴怒无常”的两个典型细节。

两个细节都表现了在本来安静的状态中“我”突然做出的反常举动,以此突出“暴怒”和“无常”的意思,展现“我”随时可能出现的不稳定的愤怒情绪。

在第一个细节中,“天上北归的雁阵”意味着天气转暖,这是生命开始走向繁盛的时节,这触发了双腿瘫痪的“我”的痛感。在第二个细节中,歌声的“甜美”则触发了“我”的悲感,“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带着绝望的情绪。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这两句都是写母亲对“我”暴怒无常的反应。

第一句中,“悄悄地躲出去”,折射出对儿子情绪的理解,她知道劝慰是无用的;但她关心儿子,担心儿子,所以“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第二句中,“眼边儿红红的”说明母亲躲在一边时流过眼泪,她对儿子的状态深感痛苦。

读到此处我们可以发现,母亲对儿子的病痛非常痛苦,同时对患病的儿子的情绪十分理解和体贴。母亲的形象被初步勾勒出来了:这是一位为儿子痛苦着并隐忍着的母亲。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这几句主要是对话。这一串对话,主要内容是:母亲试图缓解儿子的暴怒情绪,想把瘫痪的儿子推出去散心;儿子不配合,依然处于绝望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这几个句子中暗示的信息很重要,主要有:

“她总是这么说”--“总是”,表示母亲提议推着儿子去北海看花,已不止一次。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亲喜欢花,喜欢侍弄花,但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表示母亲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乐趣,把一切精力和关心,都放在了儿子身上。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扑”“抓”两个动词很有力度,表示母亲情感强烈,非常激动;“忍住哭声”表示母亲痛苦而隐忍。母亲的话,则暗示“活”是她关注的焦点,她对娘儿俩能否一块儿“活”,非常担心。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后来”表示“我”当时并不了解母亲的疾病已经到了十分危重、甚至随时可能死亡的程度。“一直都不知道”,表示母亲和妹妹都未告诉“我”。

母亲不告诉“我”,是因为体贴儿子,不想让儿子担心;妹妹比“我”更小,她了解情况而不告诉“我”,可推测是因为母亲对妹妹有嘱咐。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表示这是叶落的秋天。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也表示这是秋天了。这与前文“天上北归的雁阵”相呼应,表示季节已经从春天到秋天了。

母亲只说“菊花开了”而不是“花都开了”,读到这里时我们才会注意到,前文“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的意蕴是丰富的。“北海的花都开了”应该是春天,春天才有花“都”开的景象;“听说”则表示母亲并未亲自看到花开,她一直在家伺候瘫痪的儿子。

这几句话中,有几个重要信息:

“挡在窗前”--“挡”表示母亲不愿让儿子看到树叶飘落而引发伤感,宁愿推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开放。

“央求”--含意十分隐微和丰富。首先,这表示对儿子情绪的担心,她渴望儿子出去看花,以缓解儿子的情绪。其次,联系到母亲对花的喜爱以及母亲自己已经病重,可以理解为看花也是母亲自身急切的需求--她知道自己快死了,她也需要去看看花。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这是母亲的话语,跟此前母亲话语中“我推着你去走走”形成照应。前面的“走走”变成了“看看”,这暗含着母亲对儿子的体贴和母亲心思的敏感--瘫痪了是无法“走走”的,所以细心的母亲改变了措辞。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这部分文字主要是对话。

这几句话中,有几个重要信息:

“喜出望外”--“什么时候”表示儿子对母亲的提议不再拒绝,母亲察觉到儿子情绪的好转,对此感到欣喜。接下来,还有“高兴”“笑”等提及母亲的开心。

“絮絮叨叨地说着”--被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的这部分内容是回忆。“絮絮叨叨”表示母亲对这个回忆中的场景十分留恋,但这恰好折射出她的悲酸--这段对儿子儿时的回忆看似寻常,却是母亲最美好的记忆,因为她的儿子不再能跑能踩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再也没回来”,母亲再也没回家,表示母亲去世了。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表示母亲去世前是在自己的家附近。“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是描述母亲此时的病况。“看着三轮车远去”,表示母亲是被三轮车拖去抢救的。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第一句话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这是母亲去世前的情形。“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这是对母亲悲苦一生的概括。

第二句话介绍了母亲临终所说的话。母亲的话,表示临终对孩子无限的牵挂和强烈的担忧,自己的孩子缺乏生存的能力,放心不下。这时我们或许会注意到,全文看不到父亲。这个家庭中没有父亲。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本段描述的是母亲去世后的情形。本段中的重要信息是: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又”表示是母亲去世后的某个秋天。为什么不是“北海的花都开了”的春天去看花而是秋天去看菊花,这关联着前文。母亲此前有推儿子去北海看菊花的心愿,因而此处“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应是表示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暗点题目。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母亲临终前那句带有省略号的话。对北海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菊花鲜活烂漫的姿态,这是对“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解释:母亲渴望她的孩子能鲜活烂漫地活着(就像这北海的菊花一样)。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句话跟前文“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相互呼应。前文的话是母亲带着悲苦的渴望,此处则代表着满足母亲遗愿的信念。

读完之后,不难知道全文主要是描述母亲和“我”之间的关系(妹妹是文本中的次要角色)。分析母亲和“我”,会发现二者的对应--母亲和“我”,都是病人;“我”是残疾,而母亲是绝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母亲隐忍着全心全意去照顾她的儿子。母亲自己即将死去,然而将死的母亲却面对着一个瘫痪的儿子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这是一位绝望的母亲,她看不到自己“生”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后代“生”的希望。这样去看她“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我们才能更充分地理解她内心的挣扎和悲苦。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