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共发生了几次政变,唐朝发生了四次著名的政变

橘子网 443 0

每当夜晚仰望天空,想到这轮夜空繁星千年不变,每一晚的繁星当空都见证过一段历史的传奇故事。

而浩瀚的历史不也就如繁星当空,每一颗星星就如历史上发生过的每一段故事一般,如果说每颗星星代表着一段历史故事,那么关于玄武门的故事就需要四颗星星来代表。

李唐王朝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在玄武门发生了四次政变,每一次政变都如一颗星星一般代表着一段历史故事,所以频繁发生政变的玄武门能在历史的星空中绽放停留下去。

唐朝共发生了几次政变,唐朝发生了四次著名的政变

玄武门第一颗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登基之路

唐朝建国之初,唐高祖李渊借助次子李世民的军事才能统一天下,但是却立了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所以引起了军功盖世的李世民不满。

在唐朝创建初期,李世民和能与大哥李建成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为大唐建立尽心竭力。但是当统一天下之后,权力的分配引起了立下大功的李世民的不满。

到了天下统一李渊统治后期,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利益矛盾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由于李渊对于嫡长子的观念袒护,外加老四李元吉附和在李建成之下,以及李建成作为皇太子所取得威望和名声,都使得李世民在皇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和下风。

于是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率先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的必经之路玄武门设下伏击,同时李世民抢先控制了父亲李渊,在这样的局势下,李世民亲手杀死大哥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杀死四弟李元吉。

之后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拿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脑袋去向父亲李渊逼宫,同年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如愿以偿登上帝位,次年改元贞观,也由此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虽有弑兄杀弟的恶名,由于卓越优秀的统治,也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

唐朝共发生了几次政变,唐朝发生了四次著名的政变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玄武门第二颗星:神龙政变——让一代女皇退位

千古一帝李世民去世后,把皇位传给了性格宽厚还有些懦弱的儿子李治,是为唐高宗。李治后来不顾群臣反对,册立了女野心家武则天为皇后,在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先后废立她和李治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以及唐睿宗李旦,最终取代李唐称帝,开创武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

自武则天称帝后共在位14年,武则天在位期间还算励精图治,改革利弊,整体延续了贞观盛世。但是同时她任用酷吏,大肆杀戮李唐宗室,晚年奢华专政,也让后世对她争议不断。

也正是由于武则天晚年奢华专政,同时年纪衰老身体弱化,使得拥护李唐的忠臣张柬之等人决定以唐中宗李显的名义联络禁军,在玄武门发动了政变,这场政变由于发生在神龙元年,也称为神龙政变。

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79年后,李唐皇室忠臣以宰相张柬之和大臣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为首,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再次在玄武门发动政变,诛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随即张柬之和李多祚率军向武则天逼宫,武则天被迫退位,张柬之等人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

李显复位后第二年已经退位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抑郁而终,武则天去世后,由于李显的皇后韦后在李显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所以李显继位后非常宠幸韦后,也给予了她很大权力。

而韦后也一直很崇慕婆婆武则天的权势,所以韦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韦后利用李显的信任和宠爱勾结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和女儿安乐公主把控朝政。

唐朝共发生了几次政变,唐朝发生了四次著名的政变

武则天画像

张柬之等五位拥护李显复位的功臣,由于忠于李唐,所以成为了韦后和武三思的绊脚石,没多久韦后就利用政治手段将张柬之等五人迫害致死。

张柬之等五人死后,太子李重俊由于不是韦后亲生儿子,所以也成了韦后的把控朝政道路上的绊脚石,于是韦后处处想着陷害太子李重俊,也因此酿成了第三次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第三颗星:景龙政变——太子李重俊的绝地反击

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多次构陷太子李重俊,由于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她又是韦后的亲生女儿,是很好的利益集团代言人,而且安乐公主和母亲韦后一样,都很羡慕崇拜祖母武则天,所以韦后和安乐公主一直图谋向李显进谗言陷害太子李重俊,想让李显废掉太子李重俊,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本来有张柬之等李唐忠臣拥护李重俊的太子之位,在张柬之等人被韦后迫害致死后,李重俊的地位岌岌可危,日益危机,所以李重俊决定效法先祖李世民,再度联合禁军大将李多祚,准备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母女。

于是很快第三次玄武门之变爆发,景龙元年即公元707年,李重俊联合李多祚在玄武门外设伏,诛杀了准备上朝的武三思和武崇训父子,随即李重俊和李多祚率领禁军围攻玄武门,打算攻破玄武门,重进皇宫中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

结果韦后得知消息后,赶紧向唐中宗李显求援,作为皇帝的李显亲自登上玄武门,喊话李多祚的禁军,让他们杀李多祚投降,结果李多祚的部下禁军在皇帝的圣旨下果然倒戈,李多祚被部下当场杀害,李重俊率残部逃亡,逃到长安郊外被部下所杀。

这次政变是以李重俊失败而告终,这也是继前两次玄武门政变之后第三次政变,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前两次政变都是以成功结束,最终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这一次却是以失败告终,主谋者太子李重俊最终惨死。

李重俊死后,虽然武三思父子也被李重俊所杀,但是并没有影响到韦后集团势力,韦后的势力反而因诛杀太子李重俊之后更加强盛。

此时的韦后和安乐公主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当女皇了,所以母女合谋毒杀了昏庸又糊涂的唐中宗李显。在毒杀李显之后,韦后和安乐公主册立了李显的幼子李重茂为帝,是为唐少帝。

册立李重茂为帝不过是韦后的过渡想法,主要由于李重茂母亲出身低贱,李重茂年幼无知,且在政治上完全是个小白,所以便于韦后母女操控,未来时机成熟韦后母女肯定是要废掉李重茂。

韦后母女毒杀李显,册立傀儡皇帝的行为举动引起了李唐宗室的极大反感,最终韦后的骚操作也酿成了第四次玄武门之变。

唐朝共发生了几次政变,唐朝发生了四次著名的政变

玄武门第四颗星:唐隆政变——李唐王室的强力反击

李重茂继位后改元唐隆,此时韦后权势也已经达到顶峰,她纵容哥哥韦温把持朝政独断专行,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敛财,排斥唐中宗李显的弟弟相王李旦和李显的妹妹太平公主。

这时期韦后已经有着明显迹象想要谋朝篡位,如果韦后篡位,第一步肯定要对李唐宗室举起屠刀,而首当其冲就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于是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他积极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准备发动政变诛杀韦后。

李隆基私下联合当时的禁军将领陈玄礼,通过陈玄礼策反了禁卫军的大多数将士,所以李隆基才有了发动政变的资本。

唐隆元年即公元710年,在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后的第84年,李隆基联合禁军将领陈玄礼和姑姑太平公主以及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简等人率领禁卫军攻破玄武门,杀入皇宫,李隆基在此次政变中展现出了杀伐果断的王者风范。

李隆基在此次政变中根本不给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喘息之机,在一个上午时间内,杀光韦后及其全部族人,安乐公主早起尚在洗漱之时,还不知道大祸临头时,就被冲进宫中的禁卫军一刀切下了脑袋。

而在武则天倒台后依附韦后势力的武氏家族也在这场政变中惨遭李隆基血腥屠杀,而韦后的主要党羽宗楚客和才女上官婉儿等人及其家族无不全部被李隆基血腥诛杀。这场政变中李隆基以铁血手段彻底清除了韦后集团党羽,让天下人看到了在武则天之后沉沦了几十年的李唐皇室的强力反击。

唐朝共发生了几次政变,唐朝发生了四次著名的政变

李隆基画像

玄武门四颗星故事的后续:先天政变——开创开元盛世

唐隆政变之后,太平公主亲自从龙椅上把韦后所册立的傀儡皇帝李重茂拉下龙椅,扶着哥哥相王李旦重新登上了皇位,是为唐睿宗。

李旦登基后,由于妹妹太平公主拥立之功,所以对太平公主非常宠信,赋予了太平公主极大的权力,而太平公主自幼就被母亲武则天称为最像我的女儿。所以她也继承了母亲武则天的权力欲和野心,当大权在握后,她也希望效仿母亲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于是太平公主开始大力扶持自己的势力。

李旦登基后同样也面临着立太子的问题,李隆基在唐隆政变中立有大功,但是李隆基不是嫡长子,而是李旦第三子,而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才华横溢,为人宽厚仁慈,才能和品行都很兼备,所以李旦遇到了和祖先李渊一样的痛苦选择,在颇有能力的嫡长子和立有大功的三子之间难以抉择。

而太平公主想当女皇,英勇果断的李隆基很明显不适合操控,而性格温和宽厚仁义的李成器比较适合操控,所以太平公主为了将来操控皇帝,便想劝李旦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

在太平公主的怂恿下,李旦就产生了立宽厚的李成器为太子的想法,但是李成器为人虽然温和宽厚,却也不是笨人,他早就看透了姑姑太平公主的野心,于是他坚决不当太子,连续日夜哭求父亲李旦册立三弟李隆基为太子。

李旦被李成器的宽厚和对弟弟的友爱所打动,所以最终改立李隆基为太子。

太平公主在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后,还三番四次陷害李隆基,想让李旦继续改立李成器为太子或者立二子李成义为太子,宽厚仁义的李成器主动找到二弟李成义,与李成义商量,为了避免二人被姑姑太平公主所利用,成为打击三弟李隆基的武器,兄弟二人主动向父亲李旦申请去边远地区出任刺史。

在李成器和李成义兄弟的坚持下,李旦外放兄弟二人去了边远地区出任刺史,这一下就彻底打消了太平公主想改立太子的念头,而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也势成水火。

唐睿宗延和元年即公元712年,太平公主又想打击李隆基的太子地位,指使通晓天文历法的人向李旦进言:说是天象有变,看变数应该是皇太子要登基即位。

其实太平公主的本意是利用天象之说借此陷害李隆基,让李旦觉得太子李隆基有急于图谋帝位之野心,结果李旦为人谦和宽厚,根本没像汉武帝诛杀戾太子一样猜忌儿子,李旦直接认为既然老天不让我当皇帝,那就把皇位让给太子吧。

这一下弄巧成拙,太平公主和她的小伙伴们就彻底慌了,赶紧阻止李旦让位,李旦却拿当初进言的话来回怼他们:你们都说了,我再不让位天象有变,就会有灾难降临,既然都要皇太子登基即位才能消灾,那就让位呗。

《资治通鉴》:太平公主使术者言于上曰: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上曰:传德避灾,吾志决矣。太平公主及其党皆力谏,以为不可,上曰:中宗之时,群奸用事,天变屡臻。朕时请中宗择贤子立之以应灾异,中宗不悦,朕忧恐数日不食。岂可在彼则能劝之,在己则不能邪!太子闻之,驰入见,自投于地,叩头请曰:臣以微功,不次为嗣,惧不克堪,未审陛下遽以大位传之,何也?上曰: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灾,故以授汝,转祸为福,汝何疑邪!太子固辞。上曰: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太子流涕而出。

于是同年李旦让位给李隆基,并改元先天,李隆基虽然登基为帝,但是实际权力一大部分还掌握在太平公主手中,还有一部分掌握在太上皇李旦手中,其实李隆基就是个傀儡皇帝。

太平公主看到李隆基登基后,更是气愤不已,于是她和党羽窦怀贞、萧至忠等人密谋准备在李隆基的饮食中下毒,准备毒杀李隆基。

而李隆基也是胸怀壮志的帝王,他可不甘心只做一位傀儡皇帝,于是他对太平公主处处提防,同时也暗地里联络亲信部属准备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

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李隆基联合大将郭元振、宦官高力士以及四弟岐王李范、五弟薛王李业等人发动政变,李隆基先以太上皇李旦名义召太平公主党羽宰相窦怀贞入宫觐见,抢先诛杀了宰相窦怀贞,随即李隆基亲自带领军队出玄武门围剿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李隆基依旧是杀伐果断,一日之间将太平公主党羽窦怀贞、萧至忠、崔湜、岑羲等人全部被杀戮殆尽,太平公主走投无路之下向哥哥李旦求情,李旦又亲自向儿子李隆基求情,李隆基严词拒绝了父亲李旦,随后李隆基下圣旨,派人去太平公主府上赐太平公主自缢。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诛杀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儿子,惟独留下了与自己私交关系非常深厚的表弟薛崇简一命,让薛崇简为母亲下葬守孝。

唐朝共发生了几次政变,唐朝发生了四次著名的政变

太平公主画像

李隆基在诛杀太平公主之后,也震慑了父亲李旦,身为太上皇的李旦主动交出权力,就此李隆基终于摆脱了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当上了名副其实的真皇帝,他也最终结束了自唐中宗朝以来政局多年混乱的局面。

李隆基在先天政变之后第二年改元开元,也由此开创出了开元盛世。

虽然先天政变并非在玄武门发生,但是也多少和玄武门有些关系,李隆基的军队正是从玄武门出发到外面将太平公主全部党羽诛杀殆尽。

而李隆基后来有感于玄武门在近百年来多次发生政变,认为玄武门之名不太吉利,于是改玄武门为神武门。

由于李隆基在哥哥和弟弟的帮助下才当上了真正的皇帝,所以他对哥哥弟弟都非常感恩戴德,尤其在大哥李成器面前,李隆基从来不称朕,都以弟隆基自居,每次给大哥李成器写书信,李隆基都会写上弟隆基白。

在李成器去世后,李隆基更是破天荒的追谥大哥李成器为让皇帝,追谥大嫂为恭皇后,因此李隆基也算是给李成器加上了帝号。

而李隆基的二哥李成义和四弟李范以及五弟李业去世后,都被李隆基以过世父亲李旦的名义追谥为皇太子。

由于李隆基的兄友弟恭,为后世子孙树立了榜样,所以李唐王朝即使在安史之乱后,也再未发生兄弟相残发动政变的局面,而玄武门的四次政变也彻底变成了夜空中的繁星。

写在最后

其实纵观唐朝这近百年来的五次政变,无一不是围绕在权力的利益矛盾之中,如果自己不取得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自己就会被诛杀。所以唐玄宗李隆基认为玄武门之名不吉利并不对,其实不吉利的并非是玄武门,而是权力。

权力使人丧失了人性和亲情,在权力面前亲情变得如此淡薄,最是无情帝王家是对玄武门多次政变的最好总结。

如果帝王家的人都能像李成器那样看淡权力,在权力面前宁愿选择亲情,主动退出,那么也就不会发生这么多次的政变了。

最后用清代文人何亮基的一首诗句感叹一下玄武门发生的多次政变: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做让皇。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