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点茶”技艺(可以甩咖啡拉花几条街)

橘子网 176

有人说喝咖啡是因为拉花好看?那他一定没见过我国宋代点茶

咖啡拉花技艺是1988年(也有说是1980年)由美国人大卫.休莫在西雅图自己的小咖啡馆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创造发展而来的。

早在1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同款拉花技艺,不过与之不同的是,古人是徒手在茶上作画。这种茶艺还有个专门的名字:分茶,又叫茶百戏、水丹青(就是用茶水来作画的意思)

分茶出现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兴盛于宋代。分茶其实是在点茶基础上发明起来的,点茶是唐、宋时的一种煮茶方法,需将饼茶碾碎,注入沸水将茶调成糊状,再注入沸水,茶末上浮形成粥面;而分茶就是在点茶形成的粥面上作画。

不过,不同于咖啡拉花需要额外使用奶泡,分茶只靠单一的茶和水为原料,不加入其他物质,虽然即刻消散,却留下了一瞬间惊鸿般的美感。

提起宋代就不得不说说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虽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却对书画有精湛的研究,并以撰写《茶论》和精通茶事而闻名后世。他与北宋大观年间写成的《茶论》一书,被后人称为《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制、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中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点茶大致步骤:

1.碾茶

先将茶饼以净纸密裹槌碎,然后将敲碎的茶块放入碾槽中,快速将其碾成粉末。

如果吃的是陈年旧茶,还要先完成一道炙茶的程序,即用开水将陈年茶饼浸渍一会儿,再将茶饼表面的膏油刮去一两层,再用钳子夹住茶饼在微火上炙烤干爽后再碾茶。

2、罗茶

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罗中细筛,确保点茶用的茶末极细,这样才能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色。

3、候汤

点茶候汤包括两个部分,选水和烧水。

宋人点茶亦讲究水质,《大观茶论》就明确指出点茶之水的标准: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关于烧水,也就是把握烧水的火候以及水烧开的程度,只有掌握了适当火候,才能点出最佳的茶。宋代烧水是闷在汤瓶中煮的,看不到烧水的过程,所以很难掌握火候。因此蔡襄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末浮,过熟则茶沉。 到了南宋,罗大经与好友李南金将煮汤候火的功夫概括为四个字:背二涉三,也就是刚过二沸略及三沸之时的水点茶最佳。罗大经还认为不能用刚炉火的水马上点茶,这样的开水太老,点泡出来的茶会苦,应该在汤瓶离火后,等瓶中水的沸腾完全停止后再用以点茶,并作诗一首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这: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

4、熁盏

调膏点茶之前,先用开水冲涤茶盏,宋人认为熁盏令热,可以使点茶时茶末上浮,发立耐久,有助于点茶的效果呈现。

5、点茶

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先在茶盏中放茶末,然后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极均匀的茶膏,然后一边注开水一边用茶匙(徽宗以后用茶筅为主)击拂,即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直至点出满盏的末饽。

宋徽宗发明了七汤点茶法,在《大观茶论》中将点茶要诀有详细叙述。注汤击拂点茶时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宋徽宗将之细致分成七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很短暂,但点茶人却能从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感官体验,体味到点茶时细腻而极致的美学意境。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人重视文化传承,重拾古老技艺,力图重现失落的茶文化。

2010年,分茶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分茶开始在现代焕发生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